
外貿總量持續(xù)下滑,而跨境電商一路高歌挺進,中國制造企業(yè)開始考慮轉型的問題。如何轉型,會遇到哪些坎?在亞馬遜“制造+”專場,來自Bluedio(藍炫)品牌的Jackson、轉型賣家代表Peter以及Hank分享了他們的經歷,為許多尚處在迷茫狀態(tài)的傳統(tǒng)企業(yè)指點迷津。
Peter是一家OEM工廠創(chuàng)始人,自轉型跨境電商之后,已經在亞馬遜平臺上實現了兩年多倍的業(yè)務增長。他坦言,在從工廠轉型跨境電商的過程中,著實會遇上不少坎。
首先,制造商轉型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不讓OEM客戶知道工廠打算建立自己的品牌,并在歐美市場和他們直接競爭。Peter透露當時他們的解決辦法就是設立新的公司,進行全新運作?!拔覀冊O立了一個新公司,新的辦公地點、新的管理人員。但是因為產品風格接近,還是很容易被發(fā)現?!?
其次,對產品品質的控制。依照以往OEM標準制造的產品在亞馬遜上并不太受待見,評分并不高。工廠要轉型跨境電商,那么產品如何強調質量都不過分,而且質量要比OEM制造的產品至少高出一個等級。
第三,對產品的持續(xù)改進。工廠的長處在于對產品的了解,在產品的持續(xù)改進上十分重要。原本對待OEM客戶,更多的會從成本上考慮,但是在做亞馬遜自有產品時,就不能僅僅考慮成本,而是考慮如何將產品持續(xù)提高。從消費者投訴、評論中找出產品的痛點,不斷改進。
Hank在現場也分享了自己的經驗。他表示傳統(tǒng)企業(yè)轉型跨境電商,是一個跨界的冒險,但對于一個有品牌夢想的工廠而言是一個很好的嘗試。
他表示,跨境電商生產線對以傳統(tǒng)B2B為主的制造企業(yè)帶來很大的挑戰(zhàn),轉型第一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人員的配置。傳統(tǒng)的銷售信息一般是從批發(fā)商手中獲得,而在跨境電商架構上則需要配備運營及市場的人員,才能準確得到歐美市場熱銷且得到本地消費者喜愛的產品信息。
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老板思維的轉變。傳統(tǒng)企業(yè)做跨境電商,其實是一個一把手的工程,老板不重視,沒有辦法解決根本的授權問題。例如亞馬遜店鋪出500個訂單,但是B2B訂單正常的MOQ為5000個,如果一把手不重視,會很容易出現斷貨的情況。
中國工廠做品牌往往會以價格作為切入點,而Bluedio僅一款耳機售價就達到300多美金,如何在高單價區(qū)間總找到一個適合生存的產品呢?
Jackson給出了答案。高單價其實是產品技術不斷積累的一個結果。Bluedio在產品研發(fā)上不斷積累、迭代、完善,申請了許多專利,通過差異化來提高整個產品的定位。僅這款售價300美金的耳機從2013年就開始研發(fā),2015年正式投產,直至2016年才真正推出。另外加上社交媒體或是站外的一些精準投放,也因此這款產品就能在這么高的價格里面站得住腳。
“高端客戶都有一定的容量,要想拓展高端客戶,拉攏到品牌名下,就必須需要差異化的動作。耳機其實可以做很多的優(yōu)化,在整體工藝上,比如會融入歐美街頭涂鴉或加入一些中國元素,盡可能實現差異化,滿足高端客戶的需求?!盝ackson說道。
據介紹,轉型之后的Bluedio整體業(yè)績平均年增長3倍,在銷售旺季,單日最高銷售額高達45萬美金。
(文/雨果網 湯幼玉)